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再创历史新高,青年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的供需匹配问题较为严峻。要把准青年就业服务的落脚点,强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全过程指导,全力确保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当前,各地先后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持续实施青年专项技能培训计划、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等政策措施。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加大政策支持、服务支撑、困难帮扶、权益保障,全力以赴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要推进校企联合育才,让大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让校地企联合攻关项目给毕业生提供更多实践和研究的机会,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要打出政策组合拳,从帮扶经营主体、扩宽就业渠道、促进供需匹配、完善就业服务等各方面多管齐下,不断健全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的系统性长效机制。
青年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青年群体的工作经验、创业资金和社交关系相对较弱,就业创业无疑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要推动建立一批“青年实习基地”,多渠道搭建对接平台,鼓励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在校期间适当增加实习经历、提高岗位实践能力,提升求职就业能力。要鼓励大中型企业吸纳更多青年就业,将就业吸纳能力建设纳入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给予积极吸纳青年就业的上市公司以税收优惠、土地使用及其他经营便利。要着力提升小微企业的就业吸引力,落实社保补贴、吸纳就业补贴、税费减免等支持政策,促使民营企业提高薪酬福利和工作稳定性,激励市场主体吸纳就业。要想方设法拓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加强灵活就业制度保障,营造更加平等的就业环境,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兜牢青年就业底线。
青年就业的堵点痛点就是细化服务的落脚点。要用好“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等力量,推进“就业政策在身边”滚动宣传,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主动联系高校毕业生,向未就业毕业生提供政策宣传、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或者就业见习机会。要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指导帮扶工作,完善职业规划咨询和创业孵化等就业服务体系,使青年能够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和实现就业目标。组织实施好基层服务项目,开发更多乡村振兴、社会工作、为老服务、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基层就业岗位,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要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身有残疾和长期失业等困难毕业生进行重点帮扶,实行“一人一档”服务方案,优先组织培训见习,帮助他们实现就业。要为每一位有就业需求的长期失业青年建立服务档案,针对高学历学术人才等不同特点的失业人群提供精细化就业服务,落实“一人一策”帮扶举措,满足青年的个性化需求。要对在校的困难大学生,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切实减轻他们的求职负担。依法依规严厉打击涉就业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