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投稿邮箱: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关注

莫让心血管疾病盯上中青年

2024-05-16

近年,中青年突发心梗离世的消息频见报端。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现患病人数达3.3亿,心血管病居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首位。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正处于持续上升态势,患者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这也警示大众尤其是中青年尽早重视心血管健康,建立起有利于血管健康的生活方式。——编者

在不少人的传统观念中,慢性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多见于老年人群。但多项临床研究报道,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正呈年轻化趋势。

《中国45岁以下年轻冠心病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特点研究》提示,近六年间,中国早发心肌梗死发生率以每年超过15%的速度递增。不止是中国,在欧美等国家,中青年人群整体心血管疾病住院率同样呈上升趋势,其中,青年的心衰和卒中住院率均呈现不同程度上升。早发心血管疾病不仅给个人,更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值得关注。

心血管疾病年轻化与多种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中青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鲜明,起病急、预后差,但其诱因并不与心血管疾病传统危险因素完全重合,而与其所面临的多种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如精神压力大、过度饱餐、酗酒、长期疲劳、吸烟、缺乏运动、肥胖、对盐的敏感性以及血脂异常等。

概括来说,大概有以下六种原因:

■吃得差

中青年工作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且单一、营养不均衡,缺乏多样性和全面性,偏爱高热量、高脂肪、高盐的食物,忽略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动得少

中青年每周运动频率偏低,室内活动占据主导,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相对不足。久坐办公、依赖交通工具等生活方式也导致日常活动量减少。我国有一半成年人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进而增加了慢性心血管病的发生风险。

■环境糟

空气、水源和土壤污染都可能伤害人体健康,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引发慢性病。

■压力大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很多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睡眠质量堪忧,这不仅影响心理健康,还会导致人体内环境失去稳态,血糖、血压波动大,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发病概率。

■烟酒多

不少中青年将烟酒作为缓解压力、社交沟通的媒介,无益身体健康。

■遗传易感

遗传在慢性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以近期发表的《中国人群早发冠状动脉疾病基因组学特征研究报告》为例,LDLR基因的罕见突变以及QTRT1基因与中国人群早发冠心病之间存在密切致病关联。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可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提前预防。

积极建立有利于血管健康的生活方式

临床上,对于心血管疾病提倡三级预防措施,其中一级预防尤为重要。易患冠心病的人群,应积极改善易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建立起有利于血管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

应该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膳食,如粗杂粮等,强调多吃蔬果、全谷物、豆类、坚果和健康脂肪,少吃红肉和加工食品。

■适量运动

推荐成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或者每周进行至少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也可将中等强度和高强度运动结合进行,同时每周进行至少两次力量训练。

■生活规律

戒烟限酒,避免饱餐和过度劳累,保持每天有7小时至8小时的睡眠时间。同时,要减少寒冷刺激,及时增减衣物,注意身体保暖。

■心情愉快

良好的心态和情绪是心血管健康的重要一环。要学会减轻压力和焦虑,通过积极的方式调节情绪,如进行冥想、瑜伽等活动。

■定期体检

通过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预防,避免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做好一级预防对于全身血管健康均有益处。但现实情况是,不少人并不了解也无法直观感受到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身体可能造成的伤害,因此无法坚持长期做好一级预防,进而发生心血管疾病,甚至任由疾病进展至心衰、心梗等,威胁生命。

心血管1.5级预防评估体系,有效科学量化管理

因一级预防“知易行难”,同时基于北上海社区心血管病的一项研究,上海十院心内科团队建立并在高危人群中积极推广“心血管1.5级预防评估体系”,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心血管1.5级预防评估体系通过科学预防评估,筛查出已出现心血管早期器官损伤,但尚未进展至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通过具体指标数据,让这部分人群明确自身心血管的早期损伤,以达到更好的警示作用。

在此建议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如三高人群或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40岁以上中青年,可尽早进行心血管1.5级预防评估,对全身心血管系统的器官损害进行筛查。

具体检查包括:心脏评估,如心超、心电图、心肌酶等;大动脉评估,如颈动脉超声、动脉弹性、四肢血压等;小动脉评估,如眼底血管照相等;肾功能评估和心血管代谢评估等,更全面了解自身健康情况。

如果评估后发现已出现具体器官损害,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或者生活方式调整,可以延缓甚至逆转心血管系统器官损害的进展。

作者:熊婧 张毅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