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投稿邮箱: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关注

看见“网红城市”背后的青年力量

2024-01-11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教育是社会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其他社会子系统紧密相连、深度共振。我们不仅应有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着眼长远看教育的高度,也要有从教育看社会、看世界的宽广视野。为此,从本期开始,我们开设“大视野”栏目,关注那些与教育有或明或暗联系的社会热点话题,以期以更广阔的视野,审视教育、思考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读者提供更大的信息和价值增量。

“冰城”哈尔滨火了。很多人把这种火爆,与淄博相比,“上半年有淄有味,下半年滨至如归”。两座非一线城市的迅速火爆,原因多种,其中有一个相似之处:对青年友好。青年至,则城市火;青年留,则城市兴。善聚青年者,才有活力;善得青年者,方有未来。

一组好看的数据被不断引用:元旦期间,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全面赶超2019年,达到历史峰值。

那些短视频里手拿哈尔滨红肠、马迭尔冰棍的“小公主”“小金豆”,那些尖叫不断滑行雪地的身影……到处都是青年人的“主场”。宽泛意义的“青年”,不仅是消费的重要主体,更是活力传递的代名词。

在一个“传播型社会”,青年人更是各种传播平台的活跃群体,他们的参与与介入,对每个城市来说,都是难得的机遇,所有的服务细节,都将被无限放大,呈几何级扩散,那些感人肺腑的故事,那些热情洋溢的面孔,会被全世界看到。当然,那些服务的瑕疵,或者说糟糕的服务体验,也将随着“差评”被传播开去。

过去几年,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成为不少城市的新亮点。“青年创新创造活力与城市创新创造活力相互激荡、青年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从而达到“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正如淄博在“公开信”中所说,“淄博这座城市历来有情、有义、有爱、有光,只要是大家所需、淄博所能,我们一定竭尽全力、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始终与同学们肩并肩、心连心”。“淄博烧烤”走红以后,舆论普遍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那些疫情期间曾经在淄博隔离的大学生,是他们迅速带动了淄博形象的巨量传播。

“淄博烧烤”火爆以后,很多城市去调研、学习,尽管如此,依然有很多的城市寂然无闻。失落的城市各有各的原因,火爆的城市有着共同的特点:服务型政府的打造、真诚的待客之道,这两个要素也被认为是“网红城市”的成功法宝。从“进淄赶烤”到贵州“村超”“村BA”强势出位,从狂飙一碗猪脚面带火的广东江门到“一碗螺蛳粉撑起一座城”的广西柳州,再到此次的哈尔滨火爆,大致如此。

冰城变“热”,首先是服务。讲安全、重品质的服务是游客体验感的最大保障。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空乘跳舞迎客、商场内交响乐团奏响迎宾曲、鄂伦春族同胞带着驯鹿出现在哈尔滨街头与游客互动,冻梨、冻柿子等水果被餐厅切好摆盘端给游客等内容,一经发布,备受关注。哈尔滨的待客之热,被网友戏称为“就差把黑龙从江里请出来了”。

读懂服务者,方得人心。“一周不去澡堂子让位南泥北调”“把游客接回家里款待”“免费接送外地游客”“全网直播小砂糖橘研学”……“东北老铁”的待客热情,无不感染着外地游客的游玩热情。

冰城变“热”,还在于谋划。11名来自广西的萌娃游学东北,吸引全网超过8000万人观看。他们身穿橘色上衣、蓝色裤子,推着巨大的行李箱,可爱的样子在机场引起众人关注,被网友们称为“小砂糖橘”,并由此拉开了哈尔滨和各兄弟城市之间的“梦幻联动”。某旅游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元旦,“南北互跨”是年轻消费者假期出行的热门趋势,哈尔滨成为南方人前往的宝藏城市,远道而来的游客掀起跨年新玩法。

显然,黑龙江认识到了青年的重要性,更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在新年感谢信中说,“我们掏心掏肺掏家底,改进细节,提升服务”。也指出:旅游管理服务永无止境,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家从12345热线、每一个短视频、每一条评论给我们的批评、意见和建议,我们都高度重视,真心感谢,逐一核实,放在“显微镜”下研究、解决、改进。

“掏心掏肺掏家底”这种俗语,也凸显了真诚待客之道的态度。据报道,1月1日、2日,哈尔滨市政府组织召开哈尔滨市冬季旅游提升宾馆酒店服务质量座谈会,着重提出宾馆酒店经营企业要做到不过度浮动价格、不盲目调整价格、不虚高标注价格,真正提供质价相符的优质服务,让外地宾客切实体验到哈市的大气洋气和货真价实。黑龙江省发改委发布相关通知,要求各地不得借旅游旺季上调门票价格,各景区不得擅自增设收费项目。

城市不仅仅要适合投资、创业,更要适合休闲和生活;既要重视营商环境,也要重视生活环境。城市除了关注宏大叙事,更应注重文明细节,懂得以生活的名义,去尊重民众的体验、审美和诉求。

青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稍加拓展的话,他们往往上有两鬓逐渐变白的老人,下有需要悉心抚养的子女。青年聚集城市,让城市生活更加活色生香;城市善待青年,让青年群体更加流连忘返。

双向奔赴,城市必然“滨至如归”。


作者:高明勇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责编:董大正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