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投稿邮箱: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关注

核电青年工匠:在坚守中绽放青春火花

2025-10-03

国庆中秋双节假期,中建二局山东石岛湾核电项目建设现场依然焊花飞舞。面罩下,95后核级焊工朱瑞峰神情专注,手中的焊枪精准移动,在核岛钢衬里接缝处留下均匀细密的焊缝。他是核级焊工班组负责人,这个假期,他和焊培团队共13名焊工全员在岗,坚守在核岛建设一线,为“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的攻坚节点全力冲刺。

“核电建设没有暂停键。”朱瑞峰说。八年前,他还是防城港核电项目的学徒工,如今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并于今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在平均年龄不足28岁的焊工班组里,他既是技术导师,也是安全标杆。双节期间,团队要继续完成核岛部分关键焊缝的工作,每道焊缝都关系着核电站未来几十年的安全运行。

朱瑞峰的成长故事是核电青年工匠的缩影。初入行时,为解决手臂力量不足导致的焊缝不平整问题,他自制6斤重沙袋绑在手臂上练习,20多天后,他的焊缝平整度从60%提升至95%以上。

2020年,他参加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每天坚持“115训练计划”——早起1小时体能训练、15小时专项练习,最终斩获广东赛区第一名。如今,他把这种“没有捷径,唯有苦练”的精神传递给青年焊工团队。年轻焊工程伟说:“师傅常说,要让每一道焊缝都经得起考验。”

在石岛湾核电项目,朱瑞峰带领青年团队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针对截锥体对接的焊接难点,他们创新研发出2.75毫米碳钢板单面焊双面成型工艺,将焊接效率提升20%以上。同时,他还在班组推行“双角色”安全管理制度——每位焊工既是操作员也是安全员。以朱瑞峰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和青年攻坚队已成为安全培训和技术攻关的平台。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成为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石岛湾核电项目建成后,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2341吨,氮氧化物年排放量约3345吨、二氧化碳年排放量0.1446亿吨。

在这一“国之重器”背后,正是无数像朱瑞峰一样的青年建设者,用青春和汗水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国庆期间,焊工班组将完成核岛关键部位焊接任务,为后续穹顶吊装奠定基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邢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