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投稿邮箱: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关注

同上一堂国歌课,京港津三地青年共奏爱国乐章

2025-07-22

“时间过得这样快,排练虽然辛苦,但我有很多收获,如果明年音乐营还邀请我,我一定再来!”7月20日,来自圣保罗男女中学的香港籍学生林诺怡不舍地告别了这支临时组成的乐团,结束了第一次北京之旅。

这是新清之友举办的第三届北京香港学生清华暑期音乐营。新清之友创始人、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学者李泽森介绍,相较于前两届,今年音乐营学生人数变多了,师资阵容变强了,乐团组成更丰富了。51位来自北京、香港、天津的非专业青少年因为热爱汇聚于此,组成了一支室内管乐团。在为期五天的相处中,三地青少年同吃、同住、同训练、同演奏,还一同走进中国考古博物馆,在文化和音乐的交流中培养默契,成为朋友。

“北京的天气好,北京的人也好。”林诺怡说,这几天来,她的普通话进步很大,这得益于她与北京室友的密切交流。据了解,音乐营特地安排内地和香港学生成为室友,李泽森还在开营之初对香港学生们打趣,“音乐营期间不能再说粤语了。”

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北京的文化与科技也让林诺怡大开眼界。“解说员在展柜的玻璃上一按还能放大展品,这也是我在香港没有看过的。”林诺怡已经和朋友约定好,今后再一起探索北京。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7月19日的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于海给三地青年共上一堂国歌课,回顾《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强调国歌不仅是旋律,更是民族精神的凝结体,这让在场的不少同学湿了眼眶。

随后,这支训练了3天半、最小演奏者仅有13岁的乐团在于海的指挥下为现场近500名听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乐手们用《七律长征》《我的祖国》《在希望的田野上》串联讲述中国从抗日战争时期走向改革开放的历史,用青春朝气的面貌演奏出《青春舞曲》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团结。

“孩子们的表现相当棒!”解放军军乐团一级演员姜永强是音乐营的指导老师之一,乐手们在当晚音乐会上的表现出乎他的预料。“11种乐器,近40个声部,这需要乐手们密切合作才能完成演出。”在姜永强看来,这次音乐营不仅是孩子们交流音乐的机会,更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节奏中磨炼品质,体悟团结协作精神。

“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音乐营以音乐为纽带搭建起了香港和内地青少年友谊的桥梁。”李泽森说,未来计划吸纳更多来自香港、澳门和内地各省市的学生,用青春对话和技艺切磋增进青年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也希望“有机会可以走出国门,把我们的音乐和声音传出去,让世界看到中国青年最真实最风光的样貌。”


实习生:杨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尹希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