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投稿邮箱: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关注

将青年的声音带到非遗保护最前沿

2025-01-02

在告别2024年,迎来2025年之际,共青团中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主题为“非遗传薪 青春有为”的2024“青年文化跨年夜”主题传播活动,让年轻人站在舞台中央,发出青年的声音,展示出当代青年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赓续中华文脉挺膺担当的风采。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和创新青年文化工作机制提供了根本遵循。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族人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筑了中华文明的多样化形态,并始终处于世代传承和不断再创造的演进过程之中而生生不息,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战略资源。

在非遗保护领域,有无数的青年人孜孜矻矻地守护着中华文脉,80后、90后乃至00后已成为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力军,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力量。此次活动的主题是“非遗传薪 青春有为”,那么在非遗保护传承领域,青年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更好地助力青年发挥青春力量?

第一,勇担代际责任,促进青年参与

2024年是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这部国际公约出台的一个背景是“考虑到必须提高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早在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当代人对后代人的责任宣言》中就指出“当代人有责任使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受到充分的保护”“当代人应注意保护人类的文化多样性。当代人有责任确定、保存和保护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这一共同遗产传给子孙后代”。基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诉求及其间凸显出来的代际责任原则,引导了包容性社会发展、包容性经济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考量,同时也成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际传承的内驱力。

青年的参与对确保非遗的存续力至关重要,因此,青年赋权,即赋予青年更大的参与权和影响力,成为非遗保护政策及其实践的必要条件和核心要素。青年在参与保护传承非遗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影响力。在2024“青年文化跨年夜”主题传播活动的舞台上,有90岁高龄的资深学者,有中青年非遗传承人和传播者,有大学生,也有小学生,非遗通过正规或非正规教育在代代传承,正是代际责任的生动体现。

第二,以非遗保护传承促进青年优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中国自身国情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与中国参与缔结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度契合。在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大格局中,需要以系统观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同时充分考量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助力落实“全球文明倡议”贡献来自非遗领域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这一向度上,中国青年大有用武之地。

我们注意到,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的2023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全体会议上,徐晓主席在其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要共同构建话语平台,促进青年优先发展;要共同构建交流平台,巩固青年发展伙伴关系;要共同构建项目平台,助力青年发展国际行动;要共同构建人才平台,凝聚全球发展青年力量。”这一倡议同样适用于在非遗保护领域促进青年优先发展。

会议期间发布全球青年发展行动计划和首批100个典型项目清单,围绕消除贫困、消除饥饿与促进粮食安全、面向未来推进数字化技术使用、气候行动与绿色发展、促进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青年健康与福祉、促进青年就业创业7个优先方向。在我熟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也形成了7个优先行动领域,依次是:(1)粮食安全;(2)医疗保健;(3)优质教育;(4)性别平等;(5)包容性经济发展;(6)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气候变化);(7)和平与社会凝聚力。可以认为,青年优先发展与非遗保护工作有着高度的相关性,需要在青年文化工作中从专业操作和公共层面同时予以密切关注。

第三,巩固青年网络和多元行动方伙伴关系,以“大遗产观”激发青年创造力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青年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同时也迎来了厚植家国情怀、参与人类共同遗产保护传承的绝佳机遇。为支持青年在文化遗产领域挺膺担当,创造有利条件和政策环境让青年更好肩负起新时代的新文化使命,就需要提供政策支持和实践路径,赋权青年,将不同背景和不同专业领域的人才聚集在一起,包括新就业群体,激发跨学科、创新和富有创造力的对话,一道思考如何进一步发掘中华文化遗产的未来潜力。加强遗产领域青年网络和伙伴关系,不仅有利于调动人力资源,也有助于与各利益攸关方形成合力,让能发挥最优潜力的多元行动方尤其是青少年参与进来。

我们还注意到,此次活动的线下举办场地是中国历史研究院,开场AI短片则是由博物馆“活”起来的瓷器讲述非遗的故事。这正契合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实际样貌。

2023年12月19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着力构建保护体系,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构建大保护格局。这就需要相关行动方建立“大遗产观”,在多部门、多学科、多机构互涉领域加强统筹,采取整体方法,形塑赓续中华文明的“大遗产观”,创新协合增效工作机制,巩固老中青三代“遗产人”之间的代际传承,培育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青年人才队伍,思考在今后10年乃至几十年应遵循的发展方向,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的青春动力。

第四,利用新媒体和现代科技助力非遗传播

在世界各地的18-24岁的青年当中,估计有超过90%的人正在使用各种形式的社交媒体。网络或新媒体传播是一种知识生产或知识重组的过程,也是其实践者和受众不断修正或转变自身的交互行动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重塑的过程。在非遗保护进程中,青年网络在维系文化认同、重塑群体价值观和加强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青年是祖国的未来,用非遗等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他们,就影响了未来,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一个非遗保护和新技术相结合的最佳时代。现代科技与非遗保护携手,也是教科文组织在文化遗产保护进程中一向倡导的人文主义原则的具体实践。中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富集的国家,青年无论将来在自我发展、知识养成和就业方面有什么考虑,作为国家成员中合格的一员就应该对传统文化有多方面的了解、有多方面的理解和多方面的再现。

此次2024“青年文化跨年夜”主题传播活动在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报社、中国历史研究院等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并邀请具有网络影响力的青年参与展示,广泛覆盖青年群体,一方面可有效提升非遗在青年中的可见度,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年轻人在非遗领域的再创造,确保他们的参与式发展有一个更大的想象空间和艺术创造力。

第五,将青年的声音带到非遗保护传承最前沿

2024年9月2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子孙后代问题宣言》中强调:“认识到儿童和青年是变革的推动者,在我们的政策和决策进程中需要考虑到代际对话与互动,包括与儿童、青年和老年人以及在他们之间的对话和互动,以保障子孙后代的需求和利益。”非遗保护传承与守护中华文明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有着内在关联,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的积极参与和身体力行,然而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声音、他们的行动在政策制定和文化治理的决策进程中往往难以被听见或被看到。因此,应在顶层设计中强化青年全过程各方面参与机制,认真倾听年轻人的意见和建议,充分重视青年人群的参与度:闻其声、见其影、助其行。而倾听青年的声音,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讲好人类故事,也能为非遗保护传承、助力青年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力量提供政策和决策的循证知证依据。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希望有更多的青年以实际行动加入到非遗传承和保护的行动中来,肩负起时代使命。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学人,我也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向青年朋友们学习,汲取并借鉴年轻人积累的经验和优秀实践案例——将青年的声音带到非遗保护传承最前沿——为传递青年的心声尽责尽力,为新时代青年文化工作鼓与呼。


作者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