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
新闻回放
“没想到开在北京的公司歧视北京人,我不理解为什么我的户籍是我求职中的阻碍。”“完全没想到找工作会因为性格测试被刷掉,公司要求学历、专业经验也就罢了,性格测试结果竟然也在考量范围内。”《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采访多名高校毕业生发现,性别歧视、地域歧视、性格歧视、第一学历歧视等各种歧视横亘在他们的就业之路上。
主持人语
“你以为刚填写的是基本信息,其实你已经完成了招聘的第一道测试题”,这种带着若隐若现歧视意味的快捷筛选,让本就充满焦虑的求职者更受伤。在评论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们区分这几个近义词的关键差别:选择、偏好、偏见、歧视。这些企业的筛选方式,到底是偏好,还是偏见,甚至就是赤裸裸的歧视?如何看待并治理招聘中日趋隐形的歧视?这些不同角度的分析,也许能带来一些答案。
反就业“隐形歧视” 法律必须“明察秋毫”--李晶晶(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
歧视和选人用人的标准不同,歧视是一种基于偏见的无依据的区别对待。用人单位有自主选择用人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应以法律为准绳。以地域、性格等为依据淘汰应聘者,剥夺了求职者公平竞争的权利,违背了就业公平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就业歧视正走向“隐形”。用人单位为了规避风险,把带有歧视性的违法标准变成“心照不宣”的执行标准。部分企业虽未在招聘启事中写明歧视条件,却在实际筛选中设定毕业年份、院校背景、籍贯等不合理限制。还有企业在员工入职前后,通过背景调查将有劳动仲裁记录的求职者排除在外。这些歧视潜规则抬高了就业“隐形门槛”,不仅伤害了个体,更加深了就业市场的不公。
不久前《人民法院报》公布了一系列反就业歧视典型案例:强制肝功能不全的员工休病假来逼迫离职;以“不能出差”为由,试用期劝退孕妇员工;大学生实习期间出事故,用人单位否认“劳动关系”;等等。现实中,求职者的维权成本居高不下。很多人在漫长的维权过程中选择放弃。这也使得违法歧视行为缺乏应有的惩戒,更为隐形歧视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回顾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颁布以来的反就业歧视,众多胜诉案例为反就业歧视提供了宝贵的司法经验,也证明了法律在保障劳动者权益中的作用。然而,不能忽视的是,这些成果背后是普通劳动者跨过重重困难,经历漫长维权路。反就业歧视尤其是反隐形就业歧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让法律的威力真正惠及大众,还需要求职者、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持续努力。
公平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保障就业公平不仅关乎个体的尊严与权益,也关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歧视在隐形,法律必须明察秋毫,打破就业歧视这一“隐形门槛”,推动形成公平的就业环境,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用人单位招聘不能只图省事--胡然(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2022级本科生)
“歧视”源于对特定群体的主观评判,带有明显的排斥意图。而“省事”的出发点完全不同,它只是一种追求效率的简化操作——“降本增效,无意冒犯;筛掉了你,我很抱歉”。省事本身没有错,但当它走向极端,就变成了一种病态。其界限在于:招聘是否还在服务于“选对人”这个根本目的。
以筛选“外向性格”为例,传统招聘是通过面试深入考察,省事做法则可以用如HEXACO、五因素人格等科学量表测试,配合简单面谈作判断。但现在很多企业却仅凭娱乐性的MBTI测试里的标签就作出决定。这种做法不是为了找到合适的人才,而是为了尽快完成招聘这项工作。
这种病态的“省事”行为,其危害是多层次的。对个人而言,粗暴的“一刀切”埋没了本该被发掘的人才——一个有丰富项目经验但学历非名校的求职者,可能连自我展示的机会都得不到;对职能部门而言,过度省事之下招到的可能是标签完美但能力参差不齐的应聘者;而从更宏观的社会层面看,当这种简单标签化的筛选方式成为普遍现象,某些标签就会被污名化,最终演变成实质性的社会歧视。
一个始于“省事”的管理惰性,远比“歧视”更危险——它举着“歧视”这个容易激起情绪化的挡箭牌,打着效率的旗号,让偏见悄无声息地制度化了。
企业筛选个人,社会筛选企业。当企业用标签给求职者快速分类时,公众也在用“歧视”的标签给企业定性。而真正的改变,不在于贴标签,而在于揭开标签。为了让企业给人才揭开标签,我们需要首先给企业揭开歧视的标签,露出“省事病”的伤口,治疗“省事病”的伤口,只有这样,才能既给企业以警醒,也为问题找到出路。
“贴标签”式筛选不利于公司选用人才--覃舒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23级本科生)
算法化、标签化地筛选求职者,看似帮招聘者提高了效率,实则会让公司错过人才。这种偷懒更深层暴露的是用人单位缺乏价值观,是对自身需求的不明确。
常常听到有公司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或者吐槽招到的人很快就跳槽,为什么呢?一个常被忽略的地方,就在于招聘时缺乏真正深层、稳定的价值观筛选。仅看学历,注重表面,或者随意任性、如儿戏般根据性格类型、地域偏见去筛选,而缺乏人才评价的科学标准。这样任性招来的人,没有与公司价值观形成深层的匹配,必定不长久。须知,一个有生命力、创造力的公司,必然有一群价值观与其匹配契合的人托举着。
招聘是展现企业价值观的过程,需要选中的不仅是有能力、符合公司需要的人才,还要找对企业文化有认同感的人。标签是干瘪肤浅的,如平台的算法那样浅表和功利,从外在把人分类,容易忽略人的差异。价值观才是深层的、内在的,是企业的凝聚力和独特性之所在。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自己形成恒定的价值观,只是用简单的标签选人,那样选出来的人可能难以真正服务企业的发展。
用人单位选用人才,要更用心地去挖掘个体身上的特质。每一份简历,都是求职者在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甚至是价值观。不能让那种粗暴、草率、任性的招聘标准,干瘪的标签,遮蔽了丰富简历中的个性和价值观。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03日 第02版 版名:评论·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