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呼唤更多高质量技能人才涌现。一头是逐年攀升的应届毕业生人数,一头是重点产业技能人才紧缺的现实,是什么导致了就业结构性矛盾?技能型专业毕业生如何实现“人岗适配”?如何助力更多青年技能人才下基层、“进厂子”,在实践中提升技能?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今年6月,20岁的罗娜从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毕业,通过春招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在银川市贺兰县的图兰朵葡萄酒小镇某酒店,推介出产于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
在之前的专业实习中,罗娜了解到,宁夏形成了一条葡萄酒产业链,包括酿酒葡萄种植采收、酿酒生产工艺、葡萄酒跨区跨境销售、葡萄酒文旅消费等。这让她找到了就业的“方向感”:紧贴所学专业找工作,才能学以致用。
今年,宁夏回族自治区22所高校约有6万名大学毕业生,从区外高校回宁就业的宁夏籍应届毕业生还有1.1万人。5月初,宁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财政厅公布的信息显示,宁夏36个职业(工种)急需紧缺人才,涉及自治区重点农业、工业、服务业产业,包括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葡萄酒酿酒师等。
如何助力更多像罗娜一样的青年技能型人才,实现“对口”就业,在实践中提升技能,成为一道现实考题。
他们找到心仪的第一份工作
4月初,罗娜参加了一场校招活动。她换上正装,带着两份纸质简历来到现场,在招聘企业展板上寻找“葡萄酒”“酒庄”等关键词。她注意到一家酒店的招聘人员在宣讲葡萄酒销售业务,就投了简历。很快,她通过了面试,又谈妥了薪资待遇:上五休二,轮岗期工资3000元起,有五险一金、业绩提成。
罗娜对第一份工作很珍惜。她从酒店大堂服务岗干起,目前在下午茶服务岗轮岗。上高职时,罗娜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对游客关心的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工艺和口感等各种问题对答如流,“听到客人的肯定,我很开心,这是对我专业知识能力的认可”。
“选择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会对今后的人生道路有深远影响。我很看重第一份工作,能从中感受到实现职业价值的快乐,也面临很多挑战。”罗娜深有感触地说。
刘培元2021年从中卫市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专毕业后,又到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技术专业上了3年大专。在校期间,他参加了十余次网络技术方面的国赛和自治区赛,获得多项荣誉证书。“这些证书在我找工作时发挥了作用,要靠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刘培元说。
在刘培元看来,求职时要紧密结合自身所学专业技能,充分了解行业发展前景、招聘岗位要求,理性探讨未来成长空间,“了解自己是否适合一种工作,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实践出真知’”。
刘培元希望,尽快成长为一名业务熟练、活力满满的技术骨干。他了解到,数字信息是宁夏重点产业之一,自治区正在中卫市重点建设“智算基地”,“这是我们行业的‘新风口’,期待有机会在网络技术服务领域一展身手”。
李永康6月毕业于宁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大学期间,他系统学习了物流行业的运行架构,看到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大学期间要打好专业理论基础,毕业后才有可能在相关行业站稳脚跟。”他说。
2023年秋招季中,李永康投了近30份简历,后来他收到一家快递物流企业的入职通知,近期完成入职培训,在银川市兴庆区一处营业网点工作。他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满怀热情,做好了历练成长的准备。
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 “难”在何处
刘培元同班同学有46人,其中女生9人、男生37人。一半人毕业前通过了专升本考试,秋季将继续求学;另一半人还在找工作,有些人由于学历和专业能力欠缺,只能选择技术难度较低的文员、网络客服岗位。
李永康所学的物流管理专业今年只有1个毕业班。有一半同学不愿意从事物流行业,有人在为考公考编作准备,也有人想跨专业甚至跨行业就业,放弃了所学的专业技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宁夏,一些技能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倾向于在大城市就业,会选择入职门槛相对低的工作,很少有学生主动寻求跟当地重点产业相关的行业岗位。
在薪资待遇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不少葡萄酒酿酒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去了快消饮品门店服务岗位,放弃寻找更贴合专业的酿酒师岗位;有的纺织专业毕业生选择大城市的服装零售岗位,不愿进工业园区羊绒纺织厂从事技术工作。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进一步加剧了当地技能人才的短缺与流失。
2022年,宁夏将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定为6个特色农业产业;将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电子商务、会展博览定为6个重点服务产业;将新型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数字信息、现代化工、轻工纺织定为6个重点工业产业。
5月初,宁夏人社厅联合财政厅公布了今年急需紧缺的36个职业(工种),其中,13个涉及农业产业,包括: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葡萄酒酿酒师、乳品加工工人等;5个涉及服务业产业,包括互联网营销师、养老护理员、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等;18个涉及工业产业,包括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化工总控工、人工合成晶体工等。
高技能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宁夏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宁夏社科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所长李保平分析说,目前,宁夏全区22所高校和高职院校设置的化工专业有6个、占专业总数的1.6%;能源专业有5个、占专业总数的1.3%;新材料专业只有1个、仅占专业总数的0.2%,“专业技能人才无法满足自治区产业发展需求”。
李保平介绍,2023年宁夏24个工业园区的产业工人缺口约3.8万人,预计未来3年缺口约9.6万人,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化工、电气工程等专业。
能源是宁夏传统优势产业。李保平说,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为例,这里是国家重要的大型煤炭生产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2023年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用工缺口有9361人,预计未来5年用工缺口为29750人。“近年来,宁夏部分企业频繁出现用工缺口,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化工人才更为短缺。”
“与重点产业用人紧缺相矛盾的是,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加大。”李保平指出,2021年-2023年,宁夏参加考公、考编、考研的人数分别是7.54万人、20.57万人、21.05万人,“考公、考编、考研三类人员数量逐年上升,年均增长9.8%”。
据宁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计,今年,宁夏22所高校,约有6万名大学毕业生,从区外高校回宁就业的宁夏籍应届毕业生还有1.1万人,总人数比2023年多了0.99万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宁夏不少高校毕业生倾向在首府银川市就业。罗娜注意到,学能源化工、农学、畜牧专业的同学,很多人就业心态比较纠结。与专业相关的产业,核心成熟型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及地级市下辖县(区),这与他们“想留在大城市”的就业期待,存在一定偏差。“不少同学不愿到专业对口的农业或工业重点产业就业,抗拒‘进厂子’,担心收入待遇、工作环境、社会地位等问题。”罗娜说。
李永康和刘培元也认为,他们所学专业对应的现代物流和数字信息产业,在宁夏的领军型企业不多,校招会上,对口企业开出的月薪不足5000元,吸引力不强。如果去小微企业就业,又会感到缺少职业价值感和社会认同感,一些同学因此放弃了专业对口的小微民营企业。
转变“重学历、轻技术”的就业观念
“宁夏202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一定挑战性,就业总人数增加了,但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宁夏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生勤介绍,为帮助这一群体高质量就业,宁夏人社部门从今年春季开始就联系走访自治区内的工业园区企业统计用人岗位需求,为应届毕业生搭建求职平台。
截至6月底,宁夏各级人社部门联合各高校举办740余场线上、线下招聘会,提供超30万个自治区内外的岗位信息,其中,通过短视频平台开展351场“入企探岗”“访企拓岗”“直播带岗”“直播送政策”“直播带人”活动,实况展示用人单位发展情况,努力吸引青年技能人才。
为了鼓励宁夏“六新六特六优”产业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减轻用人成本,宁夏人社厅今年实施了一项政策:凡招聘2023届、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且为毕业生缴纳社会保险的,企业承担的社保缴费,可获全额补贴。
肖生勤表示,宁夏各级人社部门将继续摸底了解部分技能型青年不愿意从事技术岗位的原因,整合培训资源和资金,依托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公共实训基地,规范化管理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前介入就业指导、提升青年大学生群体的职业技能素养和水平。围绕先进制造、养老照护等行业人才缺口大的领域,计划分行业、分领域开展更精准的技能培训,组织青年大学生举办一系列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促就业,扩大青年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模,引导青年技能人才转变“重学历、轻技术”的就业观念,以宁夏重点产业发展大局为重,优先到重点产业就业。
高校如何引导青年技能人才积极投身地方重点产业发展?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副院长鲁菁认为,学校要持续紧跟宁夏产业发展,为学生提供贴近产业实际的学习和实践平台;与行业内领先企业共建产教融合科技创新基地,共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掌握企业所需技能,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增设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将重点科研项目和产业问题,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为更好实现青年技能人才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双向奔赴,高校、人社部门、教育部门要联合行动起来,牵好线、搭好桥,为技能型大学生提供更多走进重点产业企业、了解产业发展实况的机会。鲁菁说,助力青年技能人才“对口”就业,高校需要与重点行业企业深化产教融合机制,把大学生输送到重点产业链的紧缺行业、关键岗位,在实践环境中锻炼技能,加强技能型学生在学习、实习、就业等环节的衔接,“订单式”培养输送技能人才。
鲁菁建议,还要在住房、婚恋、子女托育、养老等方面,给予可靠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后顾之忧,营造尊重珍惜技能人才、助力其成长成才的社会氛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
来源:中国青年报